第(1/3)页 “她们三个在干吗?”刘宽问。 “她们在打扫中院其他房间。” “我看中院不是清扫过吗?”刘宽不解。 夏荷道,“还有些地方的灰尘没擦抹干净,我们几个一时无事,便准备重新擦一遍。” 刘宽点点头,觉得夏荷几人品性还行,并没有因为侍女的身份,而不愿干粗使丫鬟的活儿。 “你去将她们都叫过来吧。” “是。” 因为另外三人就在中院,很快便被夏荷带到主屋书房前。 刘宽先问秋月,“夏荷说你识文断句?” 明代尚未有正式的句读(通逗),很多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,因此需要读者自己断句,进而判断文意。 所以,在古代能识字和能识文断句是两种意义。 何况此时是明初,大明建立不过十数年,东北、西南都尚未收取。 虽然朱元璋洪武二年便开始推行官学教育,但女子中识字的仍是寥寥,至于能识文断句的就更少了。 且基本都是家学渊源。 秋月点头,“寻常文章,奴婢都能断句。” 她声音婉转轻柔,语气却很坚定,明显对此颇有信心,甚至是隐藏了些许傲气。 然而刘宽却又问道:“你写字速度如何?” 秋月略微讶然,但很快答道,“尚可。” 她不知刘宽需要多快的写字速度,只能如此回答。 在她心目中,读书写字出自家学,比她在官衙中学到的伺候人的本领更为重要,总是不自觉的彰显,又小心地维护。 刘宽点点头,又看向春兰,问:“夏荷说你善画?” “回禀公子,奴婢只会画些普通的花鸟虫鱼。”相较于秋月,春兰这番话就不那么有底气了。 一则,她自觉画技粗陋。 二则,她实在不知刘宽要她画什么,担心误事。 “可会工笔画?”刘宽又问。 春兰道:“略通一二。” 哪怕询问过,刘宽也不知两人行不行,便抱着一试的心态道:“你们俩到书房来,帮我做些事。” 春兰、秋月对视了眼,便随刘宽进了书房。 冬梅好奇地看着,似乎也想跟进去,却被夏荷拉走了。 到了院中,冬梅忍不住问:“莲香姐姐,公子要让她们做何事呀?” “我怎知道?还有,公子已经为我们改名,你以后别再叫错了。” “哦。”冬梅点头,还是忍不住偷看了书房那边一眼,可惜什么也没看到。 夏荷道:“你我继续擦灰尘吧,争取天黑前把事情做完。” “好吧。”冬梅有点无奈地答道。 她其实想趁机偷偷懒的,可惜不敢。 ··· 春兰、秋月进到书房,都第一时间被书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吸引了目光。 实在是这奇物摆在书房中太突兀了——它明显不属于这里,不属于大明,甚至不像凡间所能有。 刘宽自顾地在交椅上坐下,然后对两人招手,“到我身旁来。” 春兰、秋月一时都有点紧张,下意识担心刘宽要对她们做些无礼之事,却又有那么点期盼——若真成了主人家的侍妾,她们脱除奴籍的机会便会大几分。 当然,也有被主人家吃干抹净什么也没得到的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