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对了,这位嘉靖帝还是陛下子孙中在位时间第二长的,足有四十五年,仅次于冲龄即位的万历皇帝。” “大明自永乐之后的皇帝,多短寿,且好几个都死得不明不白。” “嘉靖帝以小宗即位,既能夺取权力,又在位那么久,活到了六十岁,足见其聪慧。” “后世甚至有人认为,在永乐之后,论权谋嘉靖帝可排第一。” 嘉靖的事很多,但刘宽不可能一一细讲,那样三天三夜都未必说得完。 所以他粗略的讲一些,到这里就停下了。 朱元璋、朱标则听得面面相觑。 朱标原本也认为嘉靖定是个昏庸无能之辈,万万没想到其人竟被后世评为永乐之后最聪明、最善权谋的大明皇帝。 从刘宽粗粗讲述的嘉靖朝局看,单论权谋,可能朱棣都赶不上这嘉靖。 ‘大约也只有父皇可能胜过了吧?’ 想到这里,朱标不由看向了朱元璋。 老朱却是在思考另一件事。 先前他就听刘宽就说过明末士绅、土豪势力之强,对大明危害之大。 此时听闻嘉靖帝在朝堂斗争中胜了,却在以天下为棋局时败给地方士绅势力,甚至两度遭遇刺杀,他心里不仅对士绅土豪之流更加忌惮,杀意也更大。 ‘咱原本就觉得那些豪绅会成为祸害社稷之辈,如今看来果然没错。’ ‘如此,咱将来若是有机会,定要尽量将此辈多拔除一些。’ ‘纵然其如野草,烧之又生,咱狠杀他几批,总能令我大明国祚多延续个几十年!’ 刘宽停顿一会儿后,却是讲回先前的话题。 “这股数十人的倭寇虽然在离开南京城郊不久,便在南下浒墅关时被歼灭,但其横行浙江、南直隶两省上千里,一路杀伤官兵四五千,终成震撼朝野的大事。” “类似的倭寇之乱,在东南沿海省份多有发生,不仅令百姓遭难,更令大明朝廷威严顿失。” “嘉靖皇帝终于下定决心平倭,戚继光便是在一场场平倭战斗中成长起来的名将。” “因江南多山岭、树林、水田等不利于骑兵、炮兵行动的地形,戚继光便发明了虎蹲炮。” “此炮虽射程仅两三百步,却只有几十斤重,最终也不过百斤,一两个士卒便能或抗或抬的逮走。” “因其附带有炮架,如虎蹲,又多是曲射,既能发射实弹,也能打发散弹,在东南地带十分实用,故名虎蹲炮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