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随后他在于谦辅佐下,一面继续清理王振余党,一面任用贤能,励精图治,稳定因土木堡之变而变得混乱的朝局。” “然而等到次年八月,朱祁镇却被也先派人护送至北京···” “什么?!”朱标、朱棣都惊讶出声。 朱棣更是瞪大了眼睛,一脸的不可思议,显然没想到事情会如此发展。 朱元璋却只是微微一愣,随即眼底便掠过一抹寒芒,冷声道:“这也先不愧是草原人杰,当真是有些政治谋略的。” “他俘虏了朱祁镇一年,肯定已经知道那混账是个废物加混蛋,而大明这边即位的朱祁玉却似个有为之君,如此他再将朱祁镇攥在手中用处便不大了。” “将朱祁镇杀了,除了能略微增长瓦剌威风,并无别的作用。可若是将朱祁镇送至京师,那大明便多出一个太上皇。” “所谓天无二日,国无二主,朱祁镇回来了,纵然他犯了错,可朱祁玉上面却还有个朱祁镇的生母孙太后,大明朝廷究竟是该听朱祁玉这新君的,还是听朱祁镇或孙太后的?” “也先这一招,歹毒至极啊。” 说到最后,朱元璋眼中杀机压下,反倒多出一抹忧虑。 他不知后世历史上那朱祁玉是如何应对此局面的,自是为之担忧。 说起来都是那朱瞻基的种,怎么朱祁镇、朱祁玉差别就那么大呢? 朱标、朱棣听了朱元璋的分析,也意识到了朱祁玉所面对的局势多么危险,都不禁为之担心起来。 朱标急问:“妹婿,朱祁玉是如何应对此事的?总不会又将皇位还给了朱祁镇吧?” 刘宽听得有些无语,心道:皇位是能让来让去的东西吗? 这话他没说出来,而是接着讲史。 “回太子殿下,朱祁镇、朱祁玉兄弟见面后在群臣面前表现得兄友弟恭,甚至互相推让皇位。但随后朱祁玉便将朱祁镇锁入南宫,派人看守,严加防范,这一锁就是七年。” “这七年间,朱祁玉在于谦等大臣的辅佐下,稳定朝局、赈济灾民、安抚流民,发展经济,令大明逐渐恢复了一些元气。” “此间,军事上大明军队多次击退瓦剌犯边,并平定了一些内部叛乱。” “文事上则命人编撰了为大明地方志总志的《寰宇通志》,并进一步修撰了《大明一统志》。大明工艺方面,也出现了‘铜胎掐丝珐琅’这种高超技艺。” “仅从朱祁玉这几年在文武两方面的表现,在后世大明十几位君主中,都称得上贤明、有为之君。” “但他却有块心病——当年孙太后同意他登基为帝时曾提出一个条件作为交换,那便是立朱祁镇之子朱见深为太子。” “也即是说,朱祁玉其实只是个代皇帝,待其驾崩,大明皇位仍会回到朱祁镇这一脉。” “朱祁玉不甘心,他想立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太子,甚至为此贿赂群臣乃至宫中太监。” 听到这里,老朱及朱标、朱棣都皱起眉头,意识到将有不好的事发生。 但这回却没人打断刘宽的话,因为他们急于听下文。 “群臣接受了朱祁玉在各方面的贿赂,宫中太监似乎也大部分站到了他这边,孙太后似乎也默认了此事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