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三章 佛祖测天重定计-《西游八戒传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不过西游大计乃我佛门大兴之关键,虽然此番天机混乱于大局无碍,为了保证西游之事顺利完满,还需对之前筹划稍做微调。”说到此处,释迦牟尼佛将佛目轻扫下方众佛徒,灵光闪现,道:“观音大士可在?”…。

    随着佛声落下,一人从列中走出。正是理圆四德,智满金身。缨络垂珠翠,香环结宝明,乌云巧叠盘龙警,绣带轻飘彩凤翎。碧玉纽,素罗袍,祥光笼罩;锦城裙,金落索,瑞气遮迎。眉如小月,眼似双星。五面天生喜,朱唇一点红。净瓶甘露年年盛,斜插垂杨岁岁青。解八难,度众生,大慈悯:故镇大山,居南海,救苦寻声,万称万应,千圣千灵。兰心欣紫竹,意性爱香藤。落伽山上慈悲主,潮音洞里活观音。

    观音菩萨行近莲台,礼佛三匝,道:“弟子在此,不知我佛有何法旨纶音示下。”

    释迦牟尼如来曰:“天地间凡事皆有定数可循,有福便有祸,有善便有恶,有劫难便有功德。自天地开辟为始,万物生灵诞生繁衍,各为生存而奋斗,命运交织,于是形成种种矛盾因果,随时间推移生命繁衍,矛盾越积越大,因果越累越多,终将由某因素彻底引爆出来,此谓之天地大劫。而每当天地大劫余波散尽之后,为彻底消除大劫残余之戾气,都需做一场大功德。

    开天辟地至今,已历数百元会,天地大劫共发生三次,其一为元灵竞辉道魔相争的龙汉大劫;其二为天庭镇世群神抗争的巫妖大劫;其三为诸圣逞威相争气运的封神大劫。龙汉大劫后之大功德乃天庭创立三界定序;巫妖大劫后之大功德为立三皇五帝人族大兴;而封神大劫后之大功德便应在我佛门西来取经教义东扩之事上。因此西游乃是我佛门大兴的机缘所在,不可丝毫轻忽。

    西游取经之事,不可自送上东土,以免众生愚蠢,毁谤真言,不识我法门之要旨,怠慢了瑜迦之正宗。因而须我佛门一笃诚佛子转生东土,化为一善信。苦历千山,远经万水,到我处求取真经,永传东土,劝教众生。

    此事已交由我门下二弟子金蝉。只是金蝉转世善信佛徒之后,法力皆无,凭一己之力难渡万水千山来我灵山净土,因此须有法力强横之辈扶保取经人。

    依照先前商定之人选。一为前番大闹天宫的果山石猴孙悟空。二为蟠桃宴后醉酒调戏嫦娥的天蓬元帅朱罡烈。三为蟠桃宴上失手打碎琉璃盏之卷帘大将。另有西海龙王三太子作为取经人之脚力。待取经之事功德圆满之后,将这几人收入我佛门下,为沙门护法……”

    释迦牟尼如来佛祖面对观音大士,将西游缘由原原本本诉说一遍。缓了一缓,似乎给人以思考消化的时间。而后继续道:“原本几个取经护法人选之中,以果山石猴孙悟空最是法力强横神通广大,只是性情顽劣桀骜难驯.

    故而我将其压于五行山下之后,吩咐以铜汁铁丸饮食,以后天凡金暂污他的先天金行之体,弱其法力神通,以图借西游路上之鬼怪妖魔磨砺其身,打磨其心,从而令其功德圆满之后甘心为我佛门护法之士,为我佛门壮大征战四方。

    只是如今天机混淆,虽然于大局无碍,但取经路上恐会平添强力妖魔作乱,多生事端,却是乱了我原本的计算。若依原来所计,那石猴孙悟空实力削弱,战力大减,恐难以应付西游路上那些意外介入之强大妖魔,不能承担我佛门取经大任。因此恢复其神通法力便成了当务之急。

    如今那孙悟空已被镇压在五行山下两百余年,饮食了两百年的铜汁铁丸,先天金行之体估计已经被污,不仅修为停滞不前,实力也会削弱不少。观音大士,你的玉净瓶中盛有甘露水,不仅具有活死人生白肉之能,还能洗练滋润肉身元神,效果之佳,也只是比先天灵物三光神水稍逊一筹而已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