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大将军言语之间,好似笃定冠军侯的冒险能有成效?不尽然吧!” “据博望侯所说,河西匈奴部族众多,其中又以浑邪部、休屠部为尊,冠军侯要奔袭的西部腹地,正是浑邪部所在。” “纵使他千里迢迢抵达了那里,如何保证取胜?而不是一败涂地!?” 李蔡直视大将军投来的目光,浑然不惧。 他也有不畏惧的那个资本。 当今朝堂三公,丞相、太尉、御史大夫,太尉空置已久,只余下两位。 然而如今的两位,又要打个折扣。 别忘了。 丞相公孙弘已近八十高龄! 垂垂老矣,风烛残年,前不久,公孙弘再次抱病,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这位恐怕要下岗了…… 而弃武从文的御史大夫李蔡,就是最佳接任人选! 如今。 他不是丞相,胜似丞相,位居三公,实则独揽三公,这样一个人物,跟大将军叫板也就不在话下了。 卫青还在沉吟,殿侧的霍去病就蹭地一下站起,冷声道:“御史大夫信不过,我愿当场立下军令状!” “如若战败,提头来见!” 直来直去的话在朝堂上可不管用,听在李蔡耳中,宛如耳旁风,当即驳斥道: “冠军侯这话说过不止一遍,老夫也再回一次,你一人之生死事小,数万将士的性命事大!” “谁能保证,你带着汉家儿郎扎进沙漠,带回的是大胜,而不是累累枯骨!?” 话音刚落。 大殿另一头便响起一道平稳的声音,“我愿作保。” 卫青目视前方,不徐不缓道:“我卫青不才,打过几次仗,自认有点能力,我教出来的人,不会差!” 闻言。 气血上涌的霍去病倏地冷静下来,再不做多余争辩。 殿内其他将领也互视一眼,面面相觑。 在场将领,有一个算一个,都在卫青手下打过仗,甚至,是在他手下封侯! 张骞的博望侯便是如此,公孙敖、公孙贺,都如此。 谁不知道大将军打仗的厉害? 当朝御史大夫、乐安侯李蔡,同样知道,因为他封侯的那一战,也是卫青统帅! “大将军自有大将军的威名,我岂能不知?” 李蔡上前一步,一板一眼道:“昔日奔袭龙城,奇袭匈奴右贤王,都是大将军的显赫战绩。” “自认不才,实在谦虚。” 说到此处,他话锋突转:“可你是你,霍校尉是霍校尉,良师亦有劣徒,如何能混为一谈?” “况且霍校尉是大将军的外甥,谁知有没有偏颇?” 果不其然。 卫青一开口,准会有人拿这个说事,他以前为何要避嫌?答案就在这儿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