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兴许是张牧这话太过直白,就显得有些不敬,被一旁一名儒衫士子听入耳中,手中折扇一合,对张牧拱了拱手:“这位兄台,所言差矣。” 张牧闻言,看向对方,也拱手道:“还请仁兄指教。” “仁兄之称不敢当。”那书生说道,“今日前来讲学的乃是江东四老之一的张大儒,我等后辈自然趋之如骛。” “这人多了,自然就杂了。” “那些文坛俊杰早已安排妥当,上湖登岛。” “紫湖山庄主人宅心仁厚,也愿将此机会开放给寒门学子,因此特备了两重渡口。” 张牧闻言,眉头一挑:“两重渡口?” “不错!”书生说道,“你现在所见的,是三问渡,渡口处是山庄中的老先生,只要回答老先生三个问题,老先生满意,就可以上渡口。” “老先生问的都是四书五经之题,因此等待登船之人众多,自然就有些拥挤。” 张牧好奇道:“那另一重渡口呢?” “另一个叫诗词渡。”书生说道,“只要写一首文华璀璨的诗词,就可以登船上道。” “诗词渡在何方?”张牧问道。 那书生一指不远处,张牧果然就看到那里有一艘孤零零的小船。 书生见张牧若有所思的模样,继续道:“文章本天成,妙手偶得之。能让紫湖山庄认为是文华璀璨的诗词,必然有资格传扬千古。那里倒是不堵,仁兄若是自认有本……哎?你去哪?不是,你还真去啊……” 见着张牧快步走向那诗词渡,这书生本来只是想怼一怼张牧,现在见他的动作,也心生好奇,抬腿跟了上去。 “哼,我倒要看看,你能写出什么诗词来……”书生心中嘀咕着,他在此地站了一天一夜,就是想构思一首诗词从诗词渡过去,这可是扬名的事情。 要知道,是诗词渡还有诗词的要求呢。 在他之前,可是有好几个以诗词闻名的学子都是碰了南墙!他可不信那小子能这么快就想到一首流传千古的诗词来。 只是很快,他就看到了让他有些不可置信的一幕。 只见张牧也没有写什么诗词,只是从怀中掏出了一个什么东西递给那船夫,船夫见了之后,就躬身请张牧上了船。 小船悠悠,张牧站在船头给那书生致谢,书生此时此刻脑中只有一个念头—— “卧槽!” “堂堂正正的紫湖山庄居然也开后门了?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