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若真有那上进的,不用官府特意安排,他们也能找到别的活计,重得一份收入,甚至获得更多也不说不定。” 听苏铨这么说,刘宽心里豁然轻松不少,当即拱手一揖,“多谢苏郎中开导,下官受教了。” 说起来,他这个后世人理应更懂得这类道理的,没想到竟困惑于“不忍”,反倒要让苏铨这个明朝人开导。 说起来,蜂窝煤、煤炉给大明社会带来的变动终究很小,只是让极少数打柴、卖炭的百姓少一份收入而已。 没太大矛盾,也起不了什么冲突。 可待到蒸汽机制造成功,由火车、轮船而应用到纺织领域时,必然会给大明社会带来很大的变动,乃至剧烈的冲突。 那时朝廷可就不能像现在这般无所作为、听之任之了。 ‘也不知那时老朱还在不在世。’ ‘若老朱在,以他对朝廷的掌控、明军的强大,冲突倒是不难控制。’ ‘可由此事引起的矛盾又该如何化解?’ ‘总不能因此就禁止将蒸汽机应用到纺织等领域,阻碍工业的发展吧?’ ‘蒸汽机运用于纺织,主要是断了很多妇女的收入,或许届时可以多办些招收女工的工厂?’ ‘另外,用海外淘金、垦荒、冒险致富转移百姓注意力,引导部分百姓到海外创业,也是个不错的办法···” 就在刘宽思虑着未来之事时,便听有人奔进司院,喊道:“刘副郎!” 动力研究所的齐大木? 刘宽听出谁在喊,心就悬起来,暗想:该不会锅炉又炸了吧。 连忙走出苏铨的“办公室”。 苏铨大约也有此担心,动作比他还快些,明明后起身,却先出了门。 齐大木本在东偏房那边探头探脑,注意到两人从厅堂出来,忙过跑来,一脸喜色地道:“禀告两位上官,蒸汽机造成了!” 听此,两人先是微愣,随即大喜。 苏铨满脸笑容,“原来是喜事!” 刘宽也一脸的笑,口中却道:“就算造出来了,也是第一代,估计离实用有段距离——去看看就清楚了。” 说着便要跟齐大木走。 苏铨忙拉住他,“刘副郎莫非忘记陛下旨意?还是我去吧。” 刘款道:“蒸汽机造出来,我必然要亲眼看一看的,一起去吧,到了研究所注意安全就是。” 苏铨无奈,只能跟刘宽一起去动力研究所。 因距离不近,一伙人又有不少步行的,约莫两刻钟后才来到动力研究所大院外。 抬头望。 只见后院烟雾如柱,又传出怪异的嗡鸣声。 仿佛似有个刚诞生的怪兽,在这明初的京师欢叫。 本来是要12点上架的,结果给忙忘了,于是拖到了现在。 最近确实忙,没有存到稿子。 但上架必须多更,不然哪儿对得起读者朋友们? 先奉上两章(五千多字吧),晚上再写再发,争取日万。 再次拜谢订阅的各位! 第(3/3)页